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静宁人的特点
静宁人的特点
2023年04月07日 15:02   浏览:457   来源:扬帆启航

一是重耕读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是静宁人常挂在嘴边的人生格言。 

自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卫希道为静边寨主时,在静边寨建孔庙,设屋立师,教授诸生,静宁就有考中进士者。明成化十一年(1475),知州祝祥在静宁州城建起了甘肃最早的书院——陇干书院。清代整个平凉府共考中了21位进士,静宁州就占了12位。1915年,李早勤在家乡办起甘肃最早的新式学校——云萃小学。1988年,静宁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县”。根据《平凉地区志》第1458页统计:静宁县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2年,共考取大专以上学生10162人,远高于崆峒区6645人、灵台县3242人、崇信县3314人、华亭县1171人、庄浪县1879人。2022年全国百强高中揭晓,静宁一中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县级普通高中当选“全国百强高中”之一。

在2023年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静宁的农民工朱彦军一路过关斩将,一举夺得了大赛的亚军。网上有文章云:“静宁为什么会出朱彦军?只因崇文尚读之风代代赓续。”静宁人五十年谋一果,五十年持续耕耘,2022年静宁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苹果规模栽植全国第一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之乡”。

耕读传家的传统养成了静宁人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宝贵品质,在全国各地各个行业中,人人都爱与静宁人合作,只因静宁人不怕苦、不怕累、勤勤恳恳、简简单单,乐于思考、勤于奉献。

2023年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静宁的农民工朱彦军夺得大赛亚军

二是讲气节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重气节在静宁人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飞将军李广与匈奴大战七十多次却悲愤自杀;吴玠面对金帅萨离喝百般劝诱而发出“(我吴玠)世为宋臣,食赵氏之禄,孕子育孙于中原之地,倘有二心,天地鬼神实诛之,岂苟得无耻,见利忘义者也。”金人南下,北宋许多将领投降,郭浒奋而呼曰:“大丈夫今得死所矣!终不能受污。叛逆大恶,天地所不容,吾虽死,誓不尔贷,当诉于地下耳。”明朝静宁州第一位进士姚爵为民请命、抗颜直谏、几死于明武宗杖下;清代翟三爷(翟翔)为惩办贪官污吏告御状以至于客死异乡,年近八旬的孔登元挺身而出为翟翔鸣不平而被褫去顶戴。新时期更涌现出了像李强、张锁锁等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人物。

《汉关飞将》李广—— 戚贵荣(饰)

三是崇家风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这些古训是从古到今静宁人遵从和践行的基本准则。汉唐时期成纪李氏;两宋时期陇干郭氏、吴氏,刘氏;明清时期静宁王氏、柴氏、刘氏、李氏、江氏、慕氏、叶氏。以上世家大族人物超过民国以前静宁历史人物的一半。这些家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家风家教。成纪李氏祖训:“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马应龙家族《马氏家谱》:“稼穑不好,非馁即佻。莫驰耕读,福从苦得。”王源瀚《病中嘱诸孙》:“藕耕劳太甚,伴读乐无涯。谨遵司马训,三惜(惜字纸、惜米面、惜物命)永传家。”慕天颜四十六岁生日写《自寿兼寄勖诸子》 用“廉” “恕” “谦” “明”课训诸子。

四是尚气力

《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德顺军静边寨壕外弓箭手尤为劲勇。”尚武民风及农牧交织地区的自然环境,成就了如李广、李陵、隗嚣、陈安、姚兕、曲珍、郭成、郭浩、吴玠、吴璘、刘锜、姚仲等战功显赫的静宁籍武将。

      

来源:静宁历史

头条号
扬帆启航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