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生活  >  静宁学校教育发展史,不只是辉煌!
静宁学校教育发展史,不只是辉煌!
2023年03月28日 15:45   浏览:1233   来源:扬帆启航

          

2006年9月5日,《甘肃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贫困县的“高考传奇”——静宁县高中教育启示录》新闻特稿。静宁高考成绩连续29年居平凉市各县区之首。

根据《平凉地区志》第1458页统计:静宁县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2年,共考取大专以上学生10162人。而同时期的崆峒区6645人、灵台县3242人、崇信县3314人、华亭县1171人、庄浪县1879人。

2001年,静宁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1999年,静宁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全国文化先进县”。

1988年,静宁就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县


民国


1941年,“静宁县立初级中学”成立,翌年改名“甘肃省立静宁中学”,招收学生120名。195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东从静宁一中毕业,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


1928年5月8日,甘肃省第一次教育成果展览,今城关小学以模范小学被评为最优等,因名为 “静宁县模范高级小学校”。


1915年,李早勤在家乡办起甘肃最早的新式学校云萃小学。1917年,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备案,增设高级班,正式任命李早勤为校长。经过几年努力,云萃小学成为甘肃颇负盛名的四所乡学(静宁云萃、兰州兴文、天水亦渭、武山蓼阳)之一。 


  清

数据来源于杨银权《清代甘肃进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一文

1907年,知州陈德音在州城附近设立城乡初等小学数十所,改“阿阳书院”为“静宁州高等小学堂”。


1872年,知州余泽春修补亦乐园书院后,改名为“阿阳书院”。同治十一年余泽春知州事,捐筹资金,整修亦乐园书院,更名阿阳书院,聘山长施教,学风遂振。


1796年,知州王赐均用700重金买地数十亩建“亦乐园书院”,改“陇干书院”为“亦乐园书院”。乾隆五十年(1795)王赐均知静宁州后,“问民疾苦”,州民多颂其政。翌年他以七百余金买地数十亩,在衙署东侧,建“亦乐园”。广集英才,亲自授课。随后更名亦乐书院。又以俸银捐资书院日常费用。一时士子云集,文风大振。民感其德,于书院东侧建“王公祠”。


1716年,知州黄廷钰重建“陇干书院”。清代静宁州学廪生学额30名,增生学额30名,岁、科名额12名。黄廷钰到任静宁后,于康熙丙申年(1716)八月在州城高台寺之隙重修祝祥创建的陇干书院,“延师敷教,资以薄脩”。继而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在州署东古泾阳驿五亩开方的废址上建“托素轩”,“轩仅三楹,外环女墙,板壁茅檐,前后疏棂洞辟,一榻一几,别无长物。”黄廷钰便召集读书人,每月两次,亲临讲学,“风雨晦明弗倦”,后改“陇干书院”为“阿阳书院”。




1541年,知州李时中在州治东泾阳驿南重修书院,历时两年,是为静宁嘉靖庙学。庙学建成后请都御史胡缵宗撰《迁庙学记》并勒石为记,《金石录》载碑在静宁文庙,今存。


1475年,知州祝祥在城隍庙西元代旧址上重建书院,培养出静宁第一位进士姚爵,是为甘肃省最早的书院之一。兰州大学赵丹《明代甘肃地区的书院》一文载:甘肃地区所建的最早的书院是在明朝景泰年间由段坚在兰州建的容思书院和静宁成化年间所建的陇干书院。


1373年,知州欧阳信在州治东南文庙侧设立州学。《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五:洪武六年(1373年)在州治东南建静宁州学,永乐十二年(1414年)重修。



1204年,进士任天宠任威戎县令,以废署建庙学。


北宋


1050年,静边寨主卫希道在静边寨建孔庙设屋立师,教授诸生,后有为进士者。此为今县域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孔庙和学校设置。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范忠宣集》卷十五:卫希道为静边寨主时,在静边寨建孔庙,设屋立师,教授诸生,后有为进士者。此边塞昔所无,由君而有也。



来源:静宁历史公号

头条号
扬帆启航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