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央视《朝闻天下》聚焦健全种粮收益保障和全国秋粮收购,对供销合作社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便民服务助力粮食收购情况进行报道。
数字化赋能 全方位服务农户春耕生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在政策上重点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通过“地、技、利、义”四个字,实现全年粮食增产。从生产进度看,各地正在全力组织春耕生产,保障夏粮丰收。2022年,我国继续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三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合计发放400亿元一次性补贴,比2021年翻了一番。在这个基础上,2023年还将继续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产业园多种粮、种好粮。从服务创新看,各地支持粮食生产的组合拳陆续出台:吉林提出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要达到900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江苏将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河南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行动,今年重点做强粮食产业集群;江西粮食、供销部门联手合作,推出农资农技大数据平台,服务于春耕一线。江西省供销电商大数据平台市场部主任 王景尖: 我们通过农资流通调度云平台,覆盖到全省3000多个乡村网点,为农民农资采购、施肥、配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数字化赋能农民的春耕生产。让小农户在家门口享受便利卖粮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昨天(3月1日)发布,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收购秋粮超过1.6 亿吨,收购进度加快。从进度看,农户积极卖粮变现,粮食收购进度明显加快,南方和东北中晚稻旺季收购已于2月底顺利结束,华北、东北玉米和大豆仍处于收购高峰期。从价格看,进入收购旺季以来,稻谷、玉米价格相对平稳。为拓宽国产大豆销售渠道,稳定和扩大新一年的种植面积,国家有关部门近日组织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的101个大豆主产县市、110家种植户与全国107家大豆加工贸易企业、采购商开展洽谈对接。帮助生产主体和加工企业“卖好豆、买好豆”,帮助农民就近便捷出售粮食,兑换现金投入春耕备耕。供销粮油黑龙江饶河公司总经理 刘朋月:小农户占五分之一左右,这样我们既紧密联合了当地的农户,同时在家门口,农户就能把他们手中的粮卖到粮库,真正实现了便民服务这种意识。
来 源丨朝闻天下
编 辑丨安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