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静宁县迎来雪(雨)天气,土壤墒情有所缓解,越冬作物即将进入返青期,春播作物已全面开始备耕备播。此时正是顶凌覆膜和春田管理的最佳时期,请各乡镇抓住有利时机,全面动员,指导群众及时开展科学施肥、整地、除草等措施,为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去年我县冬小麦播种期底墒充足,苗情整体较好。但入冬以来,受持续干旱影响,部分区域回茬晚播麦田,弱苗占比有所增加。冬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在于“立足抗旱”,做好早春耧施化肥、化学除草、一喷三防工作,促进小麦早返青、多分蘖、促弱转壮,增粒增重,奠定夏粮丰收基础。
1.镇压划锄,保墒增温。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减少水分散失。对于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一定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
2.依据苗情,科学追肥。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以提墒、保墒。若天气预报有降雨,可雨前撒施尿素5~8公斤,并配合施用农家肥;无降雨时及早趁墒行间耧施化肥,一般亩用尿素6kg,并配施磷酸二铵10kg,保障小麦拔节期养分需求,促弱控旺,增加有效分蘖、提高穗粒数。
3.结合中耕,防除杂草。返青期可结合划锄、中耕等保墒增温措施进行人工除草。若杂草严重,可用除草剂,选择日平均气温10℃左右、晴天无风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为宜,严格药量,用双氟磺草胺与唑草酮组合68毫升/亩,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或者用2.4-滴异辛酯30毫升/亩,兑水40kg进行喷雾,可有效防除荠菜、播娘蒿、野燕麦、婆婆纳、繁缕等麦田杂草。
4.预测预报,防控病虫。小麦返青拔节后,及早开展病虫害调查,做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提早进行预防控制。小麦条锈病在拔节后要进行“多点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尽力做到早发现早防控,防止大面积蔓延。田间用药时,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大风天气禁止施药。
5.防御冻害,及早补救。三月下旬至四月上中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若出现极端低温天气,提前采取措施减轻地面温度变化幅度。冻害发生前,在小麦田块周围点火制造烟雾,防御冷空气下沉造成小麦冻害,或者提前对小麦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小麦植株抵抗力,减轻受冻程度;冻害发生后,可及时用磷酸二氢钾、水溶肥或尿素,加大兑水量对小麦叶面进行喷施,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
冬油菜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正值油菜苗期,是油菜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着力加强油菜春季田管,落实“促春发,重防控”技术措施,力促苗情升级转化、构建合理群体、春发稳长,为夏油丰收奠定基础。
1.因苗施肥:对上年迟播的田块,应及时追肥,亩追施尿素5~6公斤,氯化钾1公斤,均匀混合后施用,也可施用相应养分量的复合肥。底肥未施用硼肥、前期未追施硼肥的田块,应及时亩追施硼肥1~1.5公斤。对旺长的油菜,视苗情推迟追施或不追施薹肥,可采用摘薹的方式控制旺长。
2.中耕除草:在油菜抽薹时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可有效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系的吸收能力,同时也起到破除板结,减少水分蒸发和保墒的作用。
3.叶面追肥:在蕾薹期、初花期用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0.1%~0.2%的硼砂或者速乐硼混合液进行喷雾,克服油菜华而不实,提高结实率,增加果粒数、千粒重和含油量。每7天喷一次,可连续喷2~3次。
4.病虫防治:
⑴根腐病:发病初期喷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3000~4000倍液60㎏,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⑵黑缝叶甲:返青后立即用氰戊·马拉硫磷1500~2000倍液喷施防治。
⑶油菜茎象甲:返青时用2.5%敌百虫粉剂或1.5%乐果粉剂,每亩喷1.5~2.0㎏,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防。
⑷蚜虫:油菜开花结果期易遭蚜虫为害,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者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领域一项创新技术,其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将地面蒸发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特别对早春5—10毫米以内的无效降雨能够有效拦截,使其就地入渗于作物根部,改善土壤耕层水分状况,满足旱地农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该技术集雨保墒、增温增光、抑草防病、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一般比半膜覆盖玉米增产30%—40%,灵台县山区平缓地带、塬旱地均适宜种植。
1.整地施肥。玉米根系发达,一般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春季土壤消融后立即翻耕,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高效过磷酸钙40公斤;或亩施磷酸二铵40公斤,尿素15公斤。
2.土壤消毒及灭草处理。覆膜前,每亩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玉米地除草剂莠去津复合型混配剂200毫升或50%乙草胺乳油1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地表,防治地下害虫和地表杂草。
3.精选种子。选择早熟、高产、株型紧凑,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等品种。品种布局为:1.高海拔寒旱山区:以先玉335、五谷704、华单86、北京大德长丰140、金丰捷607等中早熟品种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垦玉90、垦玉50、垦玉1608、强盛51、丰禾96等品种。2.低海拔川旱区:以强盛51、金张掖1706、玉源7879、先玉335、龙生1号等中晚熟品种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西蒙6号、先玉698、强盛51、丰禾96等品种。3.饲草玉米种植区:以京科青贮516、大德长丰京科932、金刚50等青贮专用品种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强盛51、金张掖1706、玉源7879等粮饲兼用品种。
4.机械覆膜。一般采用0.01毫米厚度、幅宽120厘米的地膜,增加韧性,便于捡拾回收利用。机械覆膜应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地平整的区域,每幅垄分为大小两垄,幅宽110厘米(大垄宽70厘米,高10厘米;小垄宽40厘米,高15厘米),两边各压土5厘米。覆膜时匀速前进,确保上土均匀,膜边压实压严。对压膜不严不实的情况要人工补压,并在垄沟与膜面每隔4米处打好20厘米宽的土腰带,做到严、净、匀、实。
5.适期播种。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为玉米适宜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塬地一般在4200-4500株/亩、川地3800-4000株/亩、山地3000-3500株/亩,每穴播种1-2粒,播种深度5cm,播后覆土。
6.主推技术。结合实际,主推技术有:一是测土配方施肥及培肥地力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秸秆还田、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提高耕地地力技术。二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防治预案,对玉米粘虫、玉米瘤黑粉病、草地贪夜蛾等主要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三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和机械揉丝技术,大力发展舍饲养殖生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旱作区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一膜两年用技术。玉米收获后,保护好地膜,在保留的旧膜上推广种植玉米、油菜、大豆等作物。
7.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及时查苗、补苗、间苗,间苗时去大留小,去除弱苗、病苗,留生长整齐一致的苗。苗期的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地老虎的危害主要是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使植株死亡,造成缺塘断垄,可用50%辛硫磷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以1:50撒于地中诱杀幼虫。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亩用80-100毫升甲氨基阿维菌素笨甲酸盐喷雾防治草地贪夜娥。
来源:静宁县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