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靳银强:“归雁”还巢报桑梓 科技育薯助振兴
靳银强:“归雁”还巢报桑梓 科技育薯助振兴
2024年05月10日 08:38   浏览:33   来源:供销同城


近年来,静宁县创新实施“归雁工程”,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丰富创业载体、畅通创业渠道,号召鼓励静宁籍在外人士返乡创业,越来越多的“归雁”怀揣着对家乡的无限热忱,凭借自身掌握的手艺,利用多年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回巢”,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靳银强就是众多“归雁”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640.jpg

出生在静宁县红寺镇二河村的靳银强,先后在甘肃火电工程公司、定西市爱兰马铃薯种业公司工作。在定西市工作期间,靳银强时常联想到家乡的土质等地域状况与定西市有相似之处,心系家乡的他,便有了回乡培植马铃薯原原种的想法。“我从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工作20多年了,先后在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等地做技术负责。前几年,响应家乡“归雁工程”的号召,回来创办了欣禾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靳银强介绍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目前已经建成组培室600平米,连栋温室1座1200平米,日光温室12座,塑料网棚10座,现有各类技术人员15人,年可生产脱毒瓶苗500万株,生产脱毒原原种1000万粒。

640.jpg

随着脱毒马铃薯技术的成熟,靳银强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综合化发展模式,形成了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质脱毒种薯繁育、标准化种植、原种市场供应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同时,他还积极争取项目,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型易于管理的品种,确保当年种植当年受益。经过精细化管护,棚均获利达2万余元。
“2023年,我公司承担河北微昌、内蒙古赤峰、四子王旗、省农科院等单位委托繁育原原种760万粒,红寺镇政府原原种100万粒,销售收入近300万元,季节性用工6200余人,其中涉及三类户26人,年支付人工工资62万余元。”靳银强介绍道,下一步,他将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引进马铃薯新优品种,按照县农技中心制定的种薯推广计划,以三年为一个循环周期,每年支持2万户群众户均发展原原种0.5亩,三年内确保静宁县42万亩马铃苗优质种薯覆盖率达到100%,亩均较常规种薯增产1吨以上,亩均增产值1000元,全县仅薯产品增加值将达到4亿元以上。

640.jpg

靳银强的返乡创业不仅探索出了现代农业新模式,也为全县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的青年树立了榜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静宁县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靳银强也呼吁更多在外的静宁籍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悉心筑“暖巢”,引得“雁归来”,乡村振兴这块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近年来,静宁县在扎实推进“归雁工程”进程中,政策招才、以感情聚才、以事业留才,引雁归巢,造福家乡。一批批有责任心的企业家、有爱心的公益人士、有担当的新乡贤为家乡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帮扶促进优质项目接续落地、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基础设施加快改善,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40.jpg



图片

来源:静宁县融媒体中心


头条号
供销同城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