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在“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第二届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征集展示活动”结果正式发布。活动推出在促进就业增收、致力技艺传承、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20个“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50个“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100个“新星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270个“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征集展示活动参与项目”。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中国劳动保障报社微信公众号展播期间,总浏览量达6亿8366万人次。
二、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
(50个)
劳务品牌是什么品牌?
见过衣服有这个那个数不胜数的牌子,也知道汽车、电脑、手机诸多品牌在市场上竞争得热火朝天,网购平台的品牌都有橙红红红好多个……
日常接触的各种品牌太多了,但劳务品牌,啧,这是什么牌子?
听小欣好好讲讲。
劳务品牌就是具有鲜明地域标记、显著行业特征、过硬技能特点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
大足石刻。
经过1300余年传承,当地的石雕技术早已声名在外,还有相当多的石雕从业者在这里靠手艺吃饭。
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培育推动下,劳务品牌“大足雕客”正式上线,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完整的雕刻产业和技术队伍。
劳务品牌“大足雕客”。
前面说到的劳务品牌4个要素,真的一个都不少!
要说劳务品牌的起源,那能往前再数几百上千年。
比如“扬州三把刀”“兰州拉面师”“大足雕客”等传统品牌都有长长的历史渊源。
劳务品牌“兰州拉面师”。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亿万农民外出务工,新劳务品牌不断涌现,比如“仙桃裁缝”“天镇保姆”等等,成为带动劳务输出的重要手段。
还有一些随着当地行业的火爆而诞生的劳务品牌,比如“盱眙龙虾厨师”就是因为小龙虾爆红而兴起的,而“八桂米粉师傅”又是因为螺蛳粉的走红而壮大成型。
螺蛳粉。
那劳务品牌有什么用呢?
往小了说,那就是能给劳动者带来劳务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帮助大家更容易找到收入高的好工作。
劳务市场。
经历过劳务品牌培育流程的技术人才,信誉度和竞争力会更高。
往大了说,劳务品牌能带动就业,为产业发展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还是从“大足雕客”来看。
有了这个劳务品牌之后,当地石雕技术人才统一招募渠道建立了起来。
大量民间工匠、院校毕业生、还有川渝两地新生劳动力因此而集聚。
通过建立产业园区,促成企业、高校和职业学校之间的合作,石雕技术因此而能实现时间、场地、规模更为稳定的教学传承。
石雕技术教学。
“大足雕客”源源不断地培育出大量石雕工匠,这些年,“雕客”们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还有专利技术数不胜数,日薪超过500元的石雕工匠比比皆是。
工匠多,产业跟着就壮大了起来。
不少石雕企业建立起来,还引入了数控雕刻、玉雕、木雕、泥塑等新材料、新技术。目前,重庆石雕相关从业人员超11万,年创收200亿元。
石雕技术。
一个劳务品牌,往往意味着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一些劳务品牌通过带动优势资源聚集和高效配置,引领相关产业、产品、服务提质升级,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兰州拉面师”的背后,就有农业种植、畜牧养殖、设备生产、连锁经营等等超多产业的支持。
“潜江龙虾工”劳务品牌聚集了分拣、打包、发货、物流运输各类工人,还催生了一大批龙虾经济人、用户体验官、美食达人、网红主播。
小龙虾产业聚集了众多种类工人。
劳务品牌这么重要,怎么建设,怎么扩大影响力呢?
劳务品牌早期主要靠“传帮带”走南闯北,现在则由政府和市场合力推动。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里专门对劳务品牌的发展培育提出要求,人社部等20多个部门还出台了劳务品牌建设指导意见,具体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小欣在这里列一下:
摸底发现还未被挖掘的品牌
提高技能含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称评定,培养一批带头人
精准对接用工信息
健全劳务品牌质量标准体系和诚信评价体系
支持创新创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园区
举办技能大赛和展演
这一系列措施为劳务品牌建设的每一环节保驾护航。
国家支持力度这么大,我仿佛已经看见了自己学了一门技术,水平不错,好多厂子争着要高薪签我。
而我打工几年以后,自主创业,开了自己的厂子,实现财务自由!
我们普通劳动者大有可为!
其实说来说去
一个响当当的劳务品牌
最不可缺少的是一批批技能人才
拥有过硬本领、专业服务、良好口碑的技能人才
大家,好好干吧!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部门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
《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专访人社部负责人》,新华社(2021年11月09日)。
《劳务品牌如何成为就业“金名片”》,《中国组织人事报》(2022年12月20日)。
《劳务品牌如何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器”》,《中国组织人事报》(2022年12月21日)。
《劳务品牌如何成为人才“集结号”》,《中国组织人事报》(2022年12月22日)。
《广西玉林出台方案建设“八桂系列”劳务品牌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中国组织人事报》(2022年8月8日)。
《重庆大足:让石刻“说话” 让雕客“生根”》,人民网(2023年02月23日)。
《“大足雕客”生长记》,《重庆日报》(2023年2月20日)。
《「千行百品就业行」刀锋斧下的生财之道,来看“大足雕客”的艺术人生!》,人社部官方微信公众号。
(图片、部分视频素材来自新华社、千库网、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劳动保障报)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