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橡胶、槟榔、花梨、沉香、油茶,这“六棵树”是海南省百姓增收的“经济树”。如今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当地种下的“第七棵树”,已在当地助农增收工作中得到显著成效。
202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向各地区、各部门推介2022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其中,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厚植海南农民增收的‘第七棵树’”案例入选。
本期“中国供销”将对此典型案例进行展示,供读者借鉴。
2021年以来
海南省乡村振兴局、
省供销合作社等部门联合发力
通过电商、产销对接会等多种销售方式
不断建立健全消费帮扶工作机制
为当地农户种下“致富树”
线上以海南乡村振兴网
线下以消费助农大集市为骨干力量
依托“万企兴万村”“百社结百村”等活动
强健消费帮扶“致富树”枝干
把更多农业增值收益
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指导下,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认购工作,通过基地认领、订单销售、帮扶单位助销、举办产销对接会等方式,不断密切与脱贫群众利益联结。
2022年,全省消费帮扶产品销售总额24042.5万元,有效带动海南省农产品销售。
多方联动,帮扶机制更全面
坚持各方积极联动
做到全覆盖
一方面,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北京、湖北、成都、河南、浙江、广东等地举办展销对接会,助推海南农产品“走出去”,积极拓宽产销对接渠道。
另一方面,积极动员脱贫群众参与特色产业建设,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参与消费帮扶。
坚持线上线下高效互动
做到全服务
运用好现有线上线下渠道,从消费端推动产品质量和服务价值不断提升,提高海南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海南省消费帮扶农产品去标签化,高质量参与到国内大循环。积极动员脱贫群众参与特色产业建设,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参与消费帮扶。
强健枝干,销售渠道更宽阔
以“三点三线”为干
拓宽消费帮扶产品渠道
海南省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地区农产品产销关系、就近就地销售、实现消费增长常态化”为目标,依托已设立的消费帮扶专柜专区专馆作为当地消费帮扶前沿阵地的三个要点,创新设立海南消费帮扶“空中馆”,实现专馆“空地联合”、专区线上线下结合、专柜智能销售与人工销售融合,不断拓宽消费帮扶重点产品的销售渠道。
截至2022年底,海南全省布设消费帮扶专柜538个,累计销售帮扶产品453.65万元。
积极推进“产供销”体系建设
海南省消费帮扶工作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三条线路,延伸产业链、壮大供应链、闭合销售链,着力构建消费帮扶重点产品的“产供销”体系。自2021年起,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全资、控股、参股等方式重组运销实体,提高国企主导平价菜、消费帮扶产品销售量市场占比率。
以“一集一网”为枝条
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自2019年以来,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供销合作社“爱心扶贫大集市”(2021年后转型为“消费助农大集市”)百场百家活动,以“政府主导协调+乡镇供销合作社组织产品+脱贫户农产品零门槛入市+产销零距离低成本对接”线下集市模式,帮助脱贫户就近就地销售农产品。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召开“消费帮扶月”行动。
2022年,海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发布《海南省2022年“消费帮扶月”活动方案》,积极推动各市县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做好消费帮扶进省政府办公区、进部队、进学校等指导工作。活动期间,圆满举办消费帮扶活动170场,销售额1426.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