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静宁:六链齐发展 产业共兴旺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静宁:六链齐发展 产业共兴旺
2023年08月08日 07:48   浏览:8   来源:扬帆启航
近年来,静宁县按照“南果北牛、多元互促”的农业产业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3659”总体思路和红色领航产业链党建联建工作要求,依托西北部乡镇饲草丰富、气候适宜等资源条件,坚持“小群体、大规模”滚动发展,积极实施饲草保链、良繁稳链、基地固链、循环延链、转化补链、流通强链“六大工程”,着力在扩量、提质、增效、延链上做文章,求突破。初步形成了以昊康、雄康、供港基地为龙头带动,以甘沟、界石铺、原安、灵芝、古城等万头养牛乡镇为核心示范,其他乡镇为辐射带动的牛产业发展布局。

基地固链

出台《平凉红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24条扶持措施,采取“补助建棚、贷款养牛、母牛补贴、新增奖补”,建成昊康牧业、雄康牧业等养牛企业(小区)142个,养牛农户2.2万户,2022年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7.8万头、出栏量7万头、全链产值13.2亿元。今年,争取国家产业集群项目资金500万元,省市衔接投资资金3000万元,着力抓好“五有六化”标准化养牛小区建设与提升,完成养牛小区新建6个,力争规模化养牛比重达到45%。

饲草保

坚持整县规划、整流域推进、整片带开发,以甘肃陇上草为核心带动,争取实施粮改饲项目500万元,先后建成万亩饲草种植基地5个、千亩以上饲草基地20个,种植粮饲兼用玉米等优质饲草18万亩,力争完成饲草青贮46万吨以上,让肉牛“口粮”有保证,在全省组织开展的“粮改饲”品质鉴定中,我县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有陇上草、昊康牧业等5个主体的产品检测达到了优良等次。

良繁稳

坚持“企业搭台、专家领衔、农户参与、科技支撑”的模式,组建原安启途、界石铺供港等5个平凉红牛良种繁育群,选育平凉红牛母牛500头,充实冻配点60个,年均采购良种肉牛冻精5万支,完成改良肉牛6万头(次),在全市赛牛相牛大会中,我县选派的2头平凉红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循环延链

坚持走以草定畜、种养结合、互支互促、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积极打造长易河、高界河、甘沟河等6条种养循环产业带,不断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已建成的方圆、陇源红等6家有机肥企业规范运营,年有机肥生产能力20万吨以上。

转化补链

通过“招商引资、归雁引才”,已落地建成锡航农业、昊康牧业等大型肉牛养殖企业6家、肉牛屠宰加工及精深分割企业1家,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乡村振兴冷链肉牛产业物流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近期将投产运营,年实际屠宰可达6万头,必将为品牌引领产业发挥极其关键的核心作用,使链条实现全链条发展、全链条增值。

流通强链

在市县大力发展平凉红牛产业链,打造品牌知名度、提高销售效益,助力乡村振兴的推动下,静宁县顺势而为建成母牛超市5处,拓宽活牛粤港澳直供直销,甘肃春盛康达被认定为省级肉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今年已完成供港604头、实现外贸利润1650万元、占总外贸的15%,累计自营出口供港澳活牛5000头。

静宁红牛产业链,通过“全链打造,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肉牛养殖群体不断扩大,养殖数量不断增加,肉牛产业向着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产业集群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今后,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市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进大会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力做强产业链、打造循环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筑创新链,组织实施好“九大工程”,全力推进静宁县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牛产业成为更多农民经济的支撑产业、致富的殷实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力争到年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8.7万头,出栏7.5万头,牛产业全链产值达到16.5亿元。

来源:静宁县畜牧兽医中心

头条号
扬帆启航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