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创城进行时 | 擦亮幸福底色 解锁静宁“文明密码”
创城进行时 | 擦亮幸福底色 解锁静宁“文明密码”
2023年07月07日 09:38   浏览:6   来源:扬帆启航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始终秉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举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从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做起,营造人人关心创城、人人支持创城、人人参与创城的浓厚氛围,不断擦亮群众幸福底色。”静宁县创城办指导联络组组长韩健如是说。
蓝天白云绘就幸福底色,从泥泞荒土到绿树成荫、从背街小巷到城市中心……每一处都彰显着静宁人民用心的创城之举,在时间的更迭中,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蝶变,塑造着独特的创建文明城市之密码。
盛夏时节,走进水清岸绿白鹭齐飞的悬镜湖景区,从上空俯瞰,整个景区像一颗“绿宝石”般镶嵌在大山中,湖面波光粼粼,成为水鸟的天堂,绘就了活力与绿色有机融合的绝佳风景。
创城以来,静宁县依托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对城市道路、公园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建设,加强城市边角场地规划利用,高标准建设便民市场、“口袋公园”、智慧停车场等,用文明城市的标准打造舒心舒适的生活环境。随着错落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生态公园建成开园,悬镜湖景区、文屏山公园、南河绿地运动健身长廊、西岭公园让城市成为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的生态宜居城市。
生态文明底色持续向好,精神文明劲风吹向大地。尤其南河绿地运动健身长廊的建成对于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优化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象,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治理是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着力点,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必答题。静宁县在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档增速过程中,将各项措施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坚持创新赋能、利民惠民、群众主体,城市管理持续优化,城市温度不断积蓄,城市精神弘扬发展。
走进该县崇文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里配套服务项目丰富,拥有多个活动室,老年器乐爱好者吹拉弹唱,各施所长,青少年安静阅读,吸收“养分”……越来越多的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小广场、农家书屋,日渐丰富着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静宁县还建设了9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真正让社区“养老”变成“享老”,让幸福感可触摸、更可感受。
“这条路靠近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来往人员、车辆密集,两边的人行道狭窄行走不便,环境嘈杂。”家住此附近的居民王春香回忆起以前的生活感慨道,“而如今这条南环路经过提升改造后,人行道变宽了、绿化了,一路郁郁葱葱,既干净又美丽。”
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静宁县把文明创建的“大道理”落到群众“小利益”上。
针对城市“里子”的环境顽疾,静宁县各级各部门坚定一条心、下好“一盘棋”,对标问题找短板,扎实推进背街小巷整治、“蜘蛛网线”清理、垃圾清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停车场增设完善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静宁县谋划城市更新项目69项,新开续建33项;城区巷道提升及路口改造项目6条;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13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4项;实施民生保障工程项目14项;拆除涉违(危)涉临建筑9处5151平方米;清理城市“牛皮癣”1800余处,建成地下管线廊道1.7公里;取缔“马路市场”87处;规范施工安全围挡18处;收运处理各类垃圾4400余吨,清除绿化带杂物3.2吨。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面对未来,静宁县将继续顺应城市发展“为民、惠民、靠民”这一理念,上下同心,群策群力,不断丰富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用实际行动不断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来源:静宁县创城办

头条号
扬帆启航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