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 绿水青山砥砺行——静宁县着力推进“两山”基地创建工作
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 绿水青山砥砺行——静宁县着力推进“两山”基地创建工作
2023年07月04日 08:13   浏览:63   来源:扬帆启航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推进实施,探索出了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功路径,取得了具有历史性、开创性、引领性的巨大成就。为加强舆论宣传,全面展示各乡镇、部门在全面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环境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新变化、新风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的新作为、新气象,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今天起,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栏,敬请关注。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黄河上游,黄土高原腹地,是伏羲故里、苹果之乡、红色圣地。总面积2194平方公里,属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长期以来,静宁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中国苹果之乡、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同时,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静宁县更是依托地理资源优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着力推进“两山”基地创建工作,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找到了最佳答案。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两山”转化

“两山”理论指引方向,绿色发展高歌猛进。近年来,静宁县把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工作来抓,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县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9年以来,静宁县累计争取各类资金9.3亿元,实施了一批大气、水污染防治等生态环保项目,空气质量每年均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葫芦河静宁段出境场面水质结合评价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在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及地下水监测点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满意答卷。

聚焦生态农业,打造特色品牌

静宁县紧扣特色增效,围绕绿色创新品牌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全国特色果品产业重点县建设,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是全国苹果规模栽培第一县。推广三元双向农业循环模式构建农旅融合的绿色产业体系,发展苹果、早酥梨、大接杏、生态放养鸡、平凉红牛等产业,总产值达66.88亿元。

聚焦全域旅游,扮美山水名片

静宁县依托生态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形成了生态游、红色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带, 国家AAA景区35°“苹果谷”依托原有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资源,将苹果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是集“苹果产业、乡村旅游、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景区,成为游客在静宁的打卡地。红色旅游景点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人文景点成纪文化城、乡村生态旅游景点悬镜湖、仙人峡等等,都是来静宁的必游之地。

聚焦现代林业,筑牢生态屏障

静宁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完成生态造林30万亩。持续大力开展城乡、山川见缝插绿行动,深入实施绿色屏障、绿色长廊、绿色县城、绿色乡村、绿色家园“五绿行动”,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协力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聚焦工业转型,引领经济绿色发展

静宁县以生态化、集群化为方向,持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静宁苹果、平凉红牛、特色蔬菜、绿色建材及制造、文旅康养、生态环保六大重点产业。紧盯节能环保、中医中药、清洁能源等“十大生态产业”,探索走出一条产业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发展之路,推动绿色崛起。同时用金山银山的发展来保证绿水青山能够长绿长青,逐步实现绿色发展与富民惠民、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赢”局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静宁县融媒体中心

头条号
扬帆启航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