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作为推动“三抓三促”行动和“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具体实践,作为检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理论水平高不高,政治素质硬不硬,实践能力强不强,工作作风优不优,服务群众好不好的一次大练兵、大检阅,精心组织、有序开展,34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员参与、同台竞技,通过知识竞赛,体现了扎实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演讲、情景剧等形式,用生动语言、鲜活事例和真挚情感,展示了工作方法和举措,呈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生动实践。
经过“乡镇初赛、片区联赛、县级复赛”,静宁县1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市级决赛。决赛中,4名村党组织书记分别荣获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一、二、三等奖,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荣获优秀奖。展现了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昂扬向上、忠诚履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发了全县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奋进热情。
治平镇马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天恩在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他是一名“兵支书”,抱着退伍不褪色的本心、服务家乡父老的初心、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决心,扎根基层27年,带领群众发展苹果产业,改良果树品种。2022年底,马合村果品收入达到950多万元,户均8万元,人均1.7万元,有三分之二的农户过上了“城里有楼房,家里有新房,出门小轿车,农闲去旅游,家家大学生”的好日子,苹果真正成为马合村群众的致富果、幸福果、吉祥果。
城关镇西关村党支部书记刘浩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他放弃外面的高薪工作,把为群众做事、改变家乡面貌作为自己的履职承诺,挨家挨户讲解政策、主动上门解难题,全面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模式,健全完善村级“一核多元”治理体系,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催生了西关村从“面貌落后、班子落后、观念落后”向“形象雄美、思想华美、和谐共美”的华丽蝶变。
红寺镇玉皇村党支部书记尤佳在比赛中也荣获二等奖。他带领党员群众建成了3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并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广种植陇薯7号,让曾经的“温饱薯”变成了如今的“致富薯”。他深情的说,“如今,玉皇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但我们要走的路却还很长,我们将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城川镇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晖在比赛中荣获三等奖。二十多年前,他为了发展产业、建设乡村、留住乡愁、守护挚爱亲情,毅然决然放弃外出打工选择留在村里,用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乡土气”的情感和“烟火气”的淳朴打开了工作局面,彻底改变了村庄面貌。如今的大寨村,仿古民宿错落有致,优居院落整齐划一、村组道路四通八达、服务设施崭新齐全……一派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引人入胜,让更多的人回归了村庄。
观看了平凉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成果展演暨乡村振兴“百名好支书”颁奖仪式后,全县广大村(社区)书记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对标先进、互学互鉴,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勇做信念坚定的“表率者”,善做理论政策的“宣传员”,争做村民致富的“引路人”,抢做敢于担当的“排头兵”,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做好特色产业培育、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民生保障等各项重点工作,竭尽全力、扎实苦干,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